肉鸭黄病毒防控的常见问题
时间:2019-11-11      作者:华南生物-郭海祥

        2019年坦布苏病毒(黄病毒)肆虐多个养殖密集区,主要危害未免疫的肉鸭群体,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第八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上,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李泽君研究员对该病毒的研究成果做精彩报告。今天的分享可以解答大家常见的疑问。

1、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1.1 通过人工感染蚊子后研究蚊子生命周期中的病毒量,结果表明蚊媒传播仍然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1.2通过隔离器进行人工感染后的同居感染试验和空气传播感染试验,结果表明病毒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2、活疫苗毒会散毒污染场地和毒力返强?

疫苗毒通过传代致弱,无致病性。免疫后同居鸭群未受感染,且无法在体内传代。说明其无水平传播能力,无毒力返强风险。



3、如何免疫?什么日龄免疫?

疫苗无法通过黏膜免疫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只能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后4-6天能够产生中和抗体,但应该考虑过早免疫,雏鸭母源抗体的影响,同时也应该考虑免疫后抗体持续期能否保护至出栏,所以应该进行科学的抗体监测来制定合理的免疫方案。




4、疑似发病鸭群,病料应采集什么部位?

病料采集送检应该优先重点采集脾脏、气管、胰腺、肺脏。

总结:疫苗是最后一道防线,而不是唯一一道防线!!!

        肉鸭养殖周期短,成本控制严,但却面临疫病种类多,人工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关于黄病毒的防控,广大养殖户不应该只依赖于疫苗一个途径,这并非万全之策;要切实做好养殖场环境卫生和灭蚊工作,如清除积水避免蚊虫滋生等,切断传播途径。同时,由于该病毒传播速度快,因此临床判断要非常迅速,及时采取措施才能避免损失。

感谢图片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李泽君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