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鸡传染性鼻炎防控
时间:2021-03-01   来源:张成栋   作者:华南生物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鼻腔和鼻窦的炎症,表现流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本病在秋冬季节多发,这可能与气候变化和管鸡舍理条件变化有关。

病原特点

        鸡副嗜血杆菌呈多形性,革兰氏阴性球杆菌,不形成芽孢,无荚膜,无鞭毛。本菌可分为Ⅰ、Ⅱ、Ⅲ三个血清群(亦即A、B、C血清群),9个血清型,血清型与免疫特异性相符,即不同血清型的菌苗不能提供交叉保护。本菌的致病力与菌体脂多糖(引起中毒症状)、多糖(引起心包积液)鸡含有透明质酸的荚膜(引起鼻炎)有关。

        该病原菌的抵抗力很弱,在培养基上置于4℃环境能存活两周;自然环境中,该菌数小时即死;对热及消毒药也很敏感,在45℃存活不过6min;在真空冻干条件下可以保存10年。

流行病学特点

        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但多发生于中年鸡和成年鸡,老龄鸡感染较为严重。病鸡及隐性带菌鸡是传染源,而慢性病鸡及隐性带菌鸡是鸡群中发生本病的重要原因。其传播途径主要以飞沫及尘埃经呼吸传染,但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传染。

        本病的发生与一些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的诱因密切有关。目前鸡群条件性发病居多,如鸡群拥挤,不同年龄的鸡混群饲养,通风不良,鸡舍内闷热,氨气浓度大,或鸡舍寒冷潮湿,缺乏维生素A,受寄生虫侵袭等都能促使鸡群严重发病。鸡群接种禽痘疫苗引起的全身反应,也常常是传染性鼻炎的诱因。本病多发于秋冬两季,这可能与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有关。

临床症状:

        潜伏期短,自然接触感染,常在1~3d内出现症状。鼻腔和窦炎,打喷嚏;眼周及眼睑水肿,眼结膜炎、眼红和肿胀。食欲和饮水减少,或有下痢,体重减轻。病鸡常摇头欲将呼吸道内的黏液排出,最后常因窒息而死。病程一般为4~8d,本病在夏季常较缓和,病程也较短。强毒株感染时死亡率高。无 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若饲养管理不善,缺乏营养及感染其他疾病时,则病程延长,病情更严重,病死率更高。

剖检病变症状

        鼻腔和咽喉粘膜呈炎性充血和水肿,常有大量渗出液,偶尔也发生肺炎和气囊炎。眶下窦常充满黄白色粘稠的分泌物,眼结膜充血、发炎,结膜囊蓄积于酪样物质,蓄积过多时,常使病鸡的眼部发生显著肿胀和向外面突出,严重时引起虹膜发生穿孔和眼球萎缩破坏,眼睛失明。

防制思路

        鉴于本病发生常由于外界不良因素而诱发,因此平时养鸡场在饲养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到综合防制。

        1.鸡舍内氨气含量过大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高代次的种鸡群,寒冷季节舍内温度低,为了保温门窗关得太严,造成通风不良。为此应安装供暖设备和自动控制通风装置,可明显降低鸡舍内氨气的浓度。

        2.寒冷季节气候干燥,舍内空气污浊,尘土飞扬。应通过带鸡消毒降落空气中的粉尘,净化空气,对防制本病起到了积极作用。

        3.饲料、饮水是造成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加强饮水用具的清洗消毒和饮用水的消毒是防病的经常性措施。

        4.人员流动是病原重要的机械携带者和传播者,鸡场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更衣、洗澡、换鞋等防疫制度。因工作需要而必须多个人员入舍时,当工作结束后立即进行带鸡消毒。

        5.鸡舍尤其是病鸡舍是个大污染场所,因此必须十分注意鸡舍的清洗和消毒。鸡舍外环境的消毒以及清除杂草、污物的工作也不容忽视。

        6.疫苗免疫接种。选择与本场野毒血清型相对应的灭活疫苗(A型/A+C型/A+B+C型)进行免疫对该病有预防效果。鸡舍环境和其他病原(H9、IB、MG等)存在时疫苗免疫的效果会受到影响。

        7.药物治疗。大群鸡治疗时,可在饲料中添加0.5%磺胺噻唑,连喂5~7d,或在饮水中添加0.05%黄安二甲基嘧啶,连喂6天;或成年鸡每天肌肉注射链霉素100~200mg,轻者只需注射1次,重者连续注射3次即可见效;链霉素也可口服,成年鸡的用量氏100mg,连喂4d。